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斋日致语口号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6-26阅读数:0

宋-苏轼

娲皇得道自神仙,金母长生不计年。

甲子会逢三朔旦,岁星行看两周天。

消兵渐觉腰无犊,种德方知福有田。

彤管何人书后会,椒花椿颂一时编。

形式:七言律诗押[先]韵

翻译

女娲成仙后超凡入圣,金母长寿无法计算年代。在甲子之年恰逢三次新月,岁星运行即将环绕天空两周。战争逐渐平息,腰间的武器不再沉重,种下善因才明白福报如田地般丰厚。谁会在红管上写下未来的聚会,椒花和椿树的颂歌一时编集成册。

注释

娲皇:女娲,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金母:道教中代表长生不老的女神。甲子:古代纪年法,六十甲子一轮回。朔旦:新月出现的日子。岁星:古人称木星为岁星,代表一年的运行。消兵:消除战争。犊:小牛,这里比喻重物。种德:播种善行。彤管:红色的笔管,古代用于书写重要文献。椒花椿颂:椒花和椿树都是长寿的象征,此处可能指长寿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娲皇得道成神仙,金母长生寿命悠长,不再计算年华。诗人通过“甲子会逢三朔旦”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观察,以及岁星运行所影响的自然界变化。这不仅是对宇宙秩序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与命运的哲学思考。

在下片,诗人写到“消兵渐觉腰无犊”,可能是在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的变迁。紧接着,“种德方知福有田”则表达了一种积善之道才能获得福报的理念。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丰实与安宁的心境。

最后两句“彤管何人书后会,椒花椿颂一时编”则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彤管可能指代文人墨客,何人书后会暗示着一种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愿景;而椒花椿颂,则是在赞美某种美好的状态或现象,编入诗中以资纪念。

整首诗流露出苏轼特有的超脱与豁达,以及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