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润禽鱼。
贯花虽自科千品,标月还归理一如。
过量劫应期广布,刹那心合未忘书。
四衢道内抛红焰,五欲波中绽白蕖。
排斥众魔登寿域,引携诸子上安车。
义天星象荧荧也,辞海波澜浩浩欤。
违背此恩难拯拔,遭逢末世岂踌躇。
闻来半偈须相敩,惜去全身莫共居。
飞辩恨曾亏激问,颐幽欣且免长嘘。
生生顶奉辉心镜,廓照尘劳信有馀。
形式:排律押[鱼]韵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三宝赞·法宝》。诗人以赞叹的笔触,描绘了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其在世间万物中的普照作用。首联“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润禽鱼”表达了佛法的智慧如智生般深远,慈悲如大悲般滋润众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如“贯花”、“标月”、“过量劫”、“刹那心”等,展现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和恒久不变。
诗人强调佛法的普及性和持久性,即使在“四衢道内”和“五欲波中”,也能如红焰般照亮,白蕖般绽放。佛法的力量强大到能排除众魔,引导世人走向幸福。诗中“义天星象荧荧也,辞海波澜浩浩欤”运用星辰大海的意象,形容佛法的深邃与广大。
然而,诗人也提醒人们,若不珍惜佛法的恩赐,将难以解脱。他鼓励听者要深入学习佛法,勿忘修行,以“闻来半偈须相敩”来提升自我。最后,“生生顶奉辉心镜,廓照尘劳信有馀”表达了对佛法光明的顶礼膜拜,以及它能洗涤尘世烦恼的无穷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赞美佛法的颂歌,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