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
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
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
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形式:古风翻译
乡亲们为何而来,花朵儿娇艳如火红。洗净酒杯在马前礼拜,敬祝使君大人长寿。前年没有这样的官员,鱼鳖都变作孩童。挥鞭答谢父老乡亲,因为使君处境困穷。贫穷的人命运多舛,所到之处常带来不幸。洪水来不是我的错,退去也不是我的功。注释
父老:乡亲。何:为何。自:自己。花枝:花朵。袅:柔弱摇曳。长红:鲜艳红色。洗盏:洗净酒杯。拜:礼拜。马前:马前边。请寿:敬祝长寿。使君公:官员大人。前年:往年。无使君:没有官员。鱼鳖化儿童:形容荒年食物匮乏。举鞭:挥鞭。谢:答谢。正坐:正面对着。使君穷:使君处境艰难。穷人:贫穷的人。命分:命运。恶:不好。所向:所到之处。招灾凶:带来不幸。水来:洪水来。非吾过:不是我的过错。去亦非吾功:退去也不是我的功劳。鉴赏
诗人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家乡父老们热情欢迎的情景,"花枝袅长红"写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喜悦之情。"洗盏拜马前"则透露出一种急迫和诚恳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使君寿辰的祝福。而接下来的"请寿使君公"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心意。
然而紧接着的"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却带有一丝哀伤和讽刺,似乎在反映某种社会现实或个人经历。诗人的情感由欢喜转为复杂,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不公的无奈。
而最后四句"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自我辩护。在这里,诗人的情绪已经由初见的喜悦转为深沉的无奈与自嘲。他在表达一种宿命观念,同时也在强调自己的清白。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苦闷的无奈,以及对于自己命运的不解与自辩。这一切都体现出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