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杨柳瘦且坚,叶叶不展圆如钱。
年年飞花作端午,远客乍见心茫然。
上都飘雪不知数,此花与雪相旋舞。
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手攀短条心欲绝,宛转成毬恨初结。
寒风飞蓬卷车轮,点点相亚随明灭。
南邻荡子衣夜单,晓望出日如黄绵。
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杨花曲》由元代诗人袁桷所作,以杨花为题,描绘了杨花在不同季节中的形态与情感寄托。
开篇“上都杨柳瘦且坚,叶叶不展圆如钱”,以“瘦且坚”的杨柳和“圆如钱”的嫩叶,勾勒出杨柳初春时的生机与坚韧。接着“年年飞花作端午,远客乍见心茫然”两句,将杨花与端午节联系起来,借远行之人乍见杨花的场景,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的深切与茫然。
“上都飘雪不知数,此花与雪相旋舞”描绘了冬日里杨花与雪花共舞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则通过鸟鸣与人声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喧嚣并存的氛围,暗示着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手攀短条心欲绝,宛转成毬恨初结”写出了人在面对离别或困境时的无奈与痛苦,通过攀折杨柳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哀愁。“寒风飞蓬卷车轮,点点相亚随明灭”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寒风、飞蓬、车轮与明灭的光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最后,“南邻荡子衣夜单,晓望出日如黄绵”描绘了邻人夜晚衣单、清晨望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希望的微光。“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表达了对生活不易的深刻理解,以及即使在艰难中也愿意付出努力,寻找温暖与希望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杨花不同季节的描绘,以及与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百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困境的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