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形式:古风押[庚]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静观自得的心境。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碧潭清澈,水中的鱼儿悠然自得,四周树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枯萎,但却为潭水的清澄增添了一份宁静。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这两句通过对夕阳时分鱼儿跃动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圆波”则强调了水面的连绵不断,让人感受到潭水的活力。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凉烟”与“秋月”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景象,而“照沙明”则使整个画面变得更加明亮和清晰。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满足与喜悦,不需要远行到沧浪(通常指长江或其他大河)去探险,因为就在这个地方,也可以轻松地洗濯衣衫,体现出一种安贫乐道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