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形式:七言律诗押[青]韵翻译
四弦琴的声音与琵琶不同,它轻弹出珍珠般的音符,像细碎的铃声摇曳。指尖下的琴音透着凄凉,如同北风的悲鸣,又似胡人的语言在耳边清醒地响起。琴声似乎在诉说都尉对京城的深深思念,又像明妃厌倦了异国的宫殿。被贬的旅客和你都想借此琴声劝谏,但这触动心肠的旋律,易让人断肠,最好不必再听。注释
四弦:指筝或四弦琴,一种古代弦乐器。琵琶:中国古代传统弹拨乐器。真珠:比喻琴声圆润如珍珠般。细撼铃:形容琴声细腻而有节奏。商风:指秋天的风,常象征凄凉。飒飒:风声。舌头胡语:借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苦醒醒:形容声音清晰而刺耳。都尉:古代武官名,这里可能指被贬的将领。京国:京城,首都。明妃:指王昭君,因远嫁匈奴,故称明妃。虏庭:对敌对国家朝廷的蔑称。迁客:被贬谪的官员。共君:与你,指共同听琴的人。春肠:比喻柔肠,多情的心肠。易断:容易伤感。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听闻琵琶之声的情景,并通过对琵琶声线的刻画,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去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琵琶声与四弦相比,更显得凄清而哀怨,它如同散落的珠玉撞击铃铛,发出细碎而又连绵不绝的音响。诗人通过这种声音传达出一种悲凉和孤独的情感。
"指底商风悲飒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中的哀伤之情,如同商调中的悲曲般令人感到心中涟漪。"舌头胡语苦醒醒"则是说这种声音如同异域的语言,让人听了不仅难以入睡,甚至连梦想都被唤醒,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苦楚。
诗人的情感随着琵琶声而起伏,他开始怀念古时的都尉和京城,甚至是那位厌恶边塞战乱的明妃。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情感共鸣,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时光的无尽思念。
最后两句"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则是诗人向朋友倾诉自己的心声,但在春天这种情感尤为脆弱,不必深究。这里传达了对友人的依赖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琵琶之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记忆的深刻怀念,以及在春日里这种情感的复杂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