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动乱年代中的哀伤和对英雄领袖的渴望。诗中“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表达了国家在危难之际需要英雄出山的迫切心情。“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则强调没有比这位明公更适合拯救国家于水火的人。这里的“社稷”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土地神和谷物神,是国家安危的象征。
接下来的“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描绘了当时官员们尚能勉强度日的情形,而普通百姓则生活困苦。其中“凤翔”是唐代的一个地方名,代表了边远贫瘠之地;“千官”指的是大量的官吏,他们能够确保最基本的食物供应,但已无力保持往日的富裕和奢侈。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则具体描绘了那些低级官员(青袍)和年迈之人(白头)的悲惨境遇,他们只能靠捡拾别人的剩余物品来维持生计,孤独地走在归途上。
诗中“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因年龄而有所不同,对朋友的交往也不必然需要相同的境遇或观点。
最后,“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则写出了诗人的家人在深山之中悲泣,呼唤着诗人的名字,希望他能像传说中的快马一样迅速归来。这里的“须公”是对明公的尊称,“枥上追风骠”则展现了诗人急切的心情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员与百姓、英雄与平民的境遇,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对英雄领袖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情谊和对家人的思念,是一篇充满深情和忧国忧民精神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