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
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
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形式:七言律诗押[先]韵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曾巩所作的《谒李白墓》,他以访古抒怀的方式,表达了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敬仰与感慨。首句“世间遗草三千首”赞叹李白诗歌数量之多,流传之广,犹如繁星点点;“林下荒坟二百年”则暗示了诗人已逝去多年,但其影响力犹在。
“信矣辉光争日月”运用比喻,形容李白的才华如同日月般耀眼,永照人间;“依然精爽动山川”进一步强调李白的精神气魄,即使肉体不在,其精神仍能激发山河大地的壮志豪情。接下来,“曾无近属持门户”表达了诗人对李白后人凋零的遗憾,无人能继承其文学事业。
“空有乡人拂几筵”描绘了乡人在李白墓前凭吊的情景,虽无亲族祭扫,但仍有乡人前来凭吊,足见李白在民间的深远影响。“顾我自惭才力薄”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情的谦逊,以及对李白的敬仰之情。“欲将何物吊前贤”以设问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如何表达对李白的敬仰和追思的深深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李白的崇敬,也是对自身才学的反思,体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