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形式:古风押[尤]韵翻译
夕阳沉落山后隐匿无踪,北风乘着夜晚悄然流淌。燕雀在黄昏与黎明间感知时光交替,屋檐下的鸟儿呼唤着伴侣。鸿鹄虽身处远方,但发出哀鸣并非其所追求。贵人们轻易摒弃瑕疵与低贱之人,而地位卑微者常怀深重忧虑。众人常被外界事物牵绊,宽恕他人却忽视了内在修养。长久以来心中充满这般感叹,使我思绪飘忽,心绪难平。注释
西日:夕阳。下山:沉落山后。隐:隐匿无踪。北风:北方吹来的风。乘夕:乘着夜晚。流:流淌。燕雀:燕子和麻雀等小鸟。感:感知。昏旦:黄昏与黎明,泛指日夜交替时刻。檐楹:屋檐与柱子,此处代指房屋。呼:呼唤。匹俦:配偶,伴侣。鸿鹄:大雁或天鹅,常比喻志向高远之人。虽:虽然。自远:身处远方。哀音:哀鸣声。非所求:并非其所追求。贵人:地位尊贵的人。弃:摒弃,抛弃。疵贱:瑕疵与低贱之人。下士:地位卑微的人。尝:常,经常。殷忧:深重的忧虑。众情:众人的情感、心态。累:受牵累,被牵绊。外物:外界的事物,指非自身内在的东西。恕己:宽恕自己,原谅自己的过错。忘:忽视,忘记。内修:内在修养,精神层面的自我提升。感叹:感慨,叹息。长如此:长久以来一直是这样。使我:让我。心悠悠:思绪飘忽不定,心绪难以平静。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沉思的意境。"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通过日落和北风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萧索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则是说到了鸟儿也感觉到了一天即将结束的寂寞,它们在屋檐下发出愁闷的声音,这增添了画面的静谧与凄凉。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表达的是诗人对遥远大鹤的哀声感到不适,这里可能是将鸿鳩比喻为高洁的人物,而哀音则象征着世间的悲苦和纷扰,诗人并不愿意去追求或关注这些。"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则是说到尊贵之人对待自己的过失如同抛弃廉价之物,而普通的人却常常为过去的忧虑所困扰。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意味着世人的情感往往寄托于外在的事物上,而诗人则选择宽容自己,将注意力从外界转向内心的修养。最后"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深深感慨,以及由此产生的心境之悠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命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