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形式:七言律诗押[东]韵翻译
为什么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饱受战乱之苦,可是弟侄仍然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注释
何事:为什么。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乱时: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案:几案。惰:懈怠。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题弟侄书堂》。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修身齐家的重要性,以及对后辈教育的期望。
首句“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表明即使生活在贫困之中,内心的道德和志向依然不会受外界干扰。诗人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不以物喜,以不变应万变。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则是说尽管家乡可能处于动荡之中,但还是要保持家族的礼节和文化教育。这里的“兄弟”指的是后辈,诗人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家学。
接下来的两句“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学习氛围。竹影摇曳,泉水潺潺,都成为激发学问的良好环境。
最后,“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则是对年轻一代的勉励,提醒他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要因为懒惰而错过任何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蕴含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家风传承的重视,也表现出了对后代教育的关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