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26阅读数:0

隋-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形式:古风

注释

横漠:横贯北部边境的沙漠。古人常以北部沙漠泛称北部边塞。“岂台”两句: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也可表示“我”的谦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并不是我的才能,而是祖辈们世代经营的结果。“树兹”两句:兹,此。生,人民。“讵敢”两句:讵,岂。焦思,忧愁焦虑。上京,即首都。“北河”句:北河,河名。黄河由甘肃流向河套,至阴山南麓,分为南北二河,北边一河称北河。武节,犹武德,武道。秉武节,有些版本作“见武节”。戎旌:军旗。出没:时隐时现。超忽:旷远之貌。撞金:打击金钲;金,指钲,行军布阵时用来节制步伐,指挥行阵。鸣鼓:击鼓。军队用以振奋士气,发起进攻。关山:指关塞险隘,崇山峻岭。“缘岩”两句:乘空,犹凌空,耸立空中。侯:古时候在关隘道路上迎送宾客、侦察敌情的小吏。天山:山名,即祁连山。以匈奴称天为祁连而得名。这里泛指边塞。高阙:塞名。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北。释兵:放下武器,比喻平息战争。振旅:即整顿部队。古代军队胜利归来谓之振旅。“饮至”两句:饮至,古代国君外出,临行必告于宗庙,返回也必告于宗庙。对从者有所慰劳,集群官共饮,谓之“饮至”。清庙:即宗庙、太庙,取其清静肃穆之意,故称。

鉴赏

这首《饮马长城窟行》是隋朝皇帝杨广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全诗以秋风起始,描绘了行军万里、筑长城的壮阔场景,展现了古代军事行动的宏伟与艰辛。

首句“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以秋风起为背景,渲染出一种肃穆而深远的氛围,暗示大军即将远征。接着“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点明了行军的目的——横跨沙漠,修建长城。这种宏大的工程不仅考验着士兵们的体力和意志,也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于边防安全的重视。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以及修建长城作为长久之计的决心,旨在保障人民的安全与生活稳定。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表明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不会畏惧,而是坚定地守护国家安宁,安心于首都。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行军过程中的景象和行动:“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展现了军队行进的壮观场面,以及沿途自然环境的变换。

“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通过金鼓声的运用,既展示了军队纪律严明,又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描述了大军浩荡,甚至在长城的水窟中饮水的场景,进一步凸显了行军的规模和艰苦。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表现了行军途中的通信与警戒,确保了队伍的安全。

“借问长城候,单于入朝谒。”通过询问守卫长城的士兵,得知敌酋单于前来朝见,暗示了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描绘了战后天山的宁静与和平,晨光普照长城,象征着胜利与希望。

最后,“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总结了战争的胜利与军队的归来,强调了胜利的果实归于国家,体现了君主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

整首诗以壮丽的边塞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军事行动的宏大与复杂,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国家稳定的渴望。杨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责任感融入诗中,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