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
芦荻晚汀雨,柳花南浦风。
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
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
形式:五言律诗押[东]韵翻译
这漫长的路途似乎永无止境,旅客心中的遗憾深远难以疏通。傍晚时分,芦苇和荻草在水边沐浴着雨露,柳絮在南岸随风飘扬。纷乱的钟声中马儿急促地嘶鸣,夕阳下船帆半展,映照得半红。真羡慕那些渔夫和樵夫,他们在落日余晖中悠闲地唱着歌。注释
路岐:指道路崎岖不平,这里比喻漫长而艰难的旅途。客恨:旅客心中的愁苦或遗憾。杳难通:深远难以沟通或解决。芦荻:芦苇和荻草,常生长在水边。晚汀:傍晚时分的水边平地。柳花:柳树的花,也指柳絮。南浦: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代指送别之地。乱钟:寺庙或城楼传来的不规律的钟声。嘶马:马儿因紧张或急促而发出的叫声。残日:即将落下的太阳。半帆红:夕阳映照下,帆船的一半呈现出红色。羡:羡慕。渔樵侣:渔夫和樵夫,这里指过着简朴生活的普通人。闲歌:悠闲地唱歌。落照:落日的余晖。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外的孤独与寂寞情怀。首句“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表达了旅行者面对蜿蜒曲折、似乎无尽的道路时所感受到的深深郁闷和离愁。
接下来的“芦荻晚汀雨,柳花南浦风”则描绘出旅途中的景象,晚间在河岸边的芦苇丛中降下的细雨,以及春天柳絮随风飘扬的情景,这些自然景物似乎也感受到了行者的忧愁。
“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一句则转换了画面,旅人在匆忙中听着杂乱的钟声,骑着急躁的马匹赶路,而夕阳已经西沉,只余半片红霞,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内心焦虑与不安的写照。
最后,“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渔夫樵夫们那种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羡慕。他们在夕阳的余晖下悠闲地唱着歌谣,这种平静无为的情景形成了与旅途中的急躁和孤独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行者的眼光,抒发了旅途中的人生感慨,以及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