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24阅读数:0

唐-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力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形式:古风押[尤]韵

翻译

慈恩寺塔高超出穹庐似的青天之外,强劲的风吹得没有休止的时候。假若没有心胸开阔之人的胸怀,登上此楼反而会触景生情,生出许多忧愁。登上慈恩寺塔极目远驰,方知佛教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构思佳作,探寻胜境。仰面穿过弯曲的磴道,方才走出支木交错的暗处,终于登上顶层。夜间在塔上仰观北斗七星好像在塔的北窗口,耳边仿佛听到银河的水声向力流动。白日登塔仰视天空,那羲和鞭赶太阳迅速力进,秋神少昊给人间带来了清秋。俯看终南诸山忽若破碎成块,泾渭之水清浊也难以分辨。从上往下一眼望去,只是一片空蒙,哪还能辨出那里是都城长安呢?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虞舜的寝陵苍梧之地正生起一片愁云。痛惜啊!当年穆王与王母在昆仑瑶池饮酒作乐,竟然喝到夜幕降临到昆仑山头。黄鹄不停地一个个远走高飞,哀哀鸣叫不止,不知前去投向何方。你们看那些追阳逐暖的群雁,各自有着谋取稻梁的术算。

注释

标:高耸之物。高标:指慈恩寺塔。苍天:青天。天:一作“穹”。烈风:大而猛的风。休:停息。旷士:旷达出世的人。旷:一作“壮”。兹:此。翻:反而。象教:佛祖释迪牟尼说法时常借形象以教人,故佛教又有象教之称。佛塔即是佛教的象征。足:一作“立”。冥搜:即探幽。龙蛇窟:形容塔内磴道的弯曲和狭窄。出:一作“惊”。枝撑:指塔中交错的支柱。幽:幽暗。七星: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北户:一作“户北”。河汉:银河。羲和: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鞭白日:言日行之快,如鞭促赶。少昊:古代神话中司秋之神。秦山:指长安以南的终南山,山为秦岭山脉一部分,故云秦山。破碎:终南诸峰,大小错综,登高眺望,山峦如破碎。泾渭:泾水和渭水。不可求:难辨清浊。但:只是。一气:一片朦胧不清的样子。焉能:怎能。皇州:京城长安。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苍梧:这里用以比拟葬唐太宗的昭陵。饮:一作“燕”。晏:晚。黄鹄:即天鹅,善飞,一举千里。去不息:远走高飞。随阳雁:雁为候鸟,秋由北而南,春由南而北,故称。此喻趋炎附势者。稻粱谋:本指禽鸟觅取食物的方法,此喻小人谋取利禄的打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宏大而动荡的画面,诗人以高远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猛烈的风暴中屹立不倒。接着"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是平庸之辈,而是胸怀壮志,因而面对更多的忧虑。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教育力量的认同与追求,这种力量不仅能引导自己,而且可以探寻最深奥的知识。"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通过对比和对应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精神世界的突破与升华。

接下来的几句"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则是通过宇宙星辰、自然景观来烘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与自然合一的状态。

然而,紧接着"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却又回到了现实世界的混乱与无序,显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世间的困顿。"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则是诗人对这种现实的感慨,他在高处望下去,只见到的是一片混沌,无法辨识出真正的王道所在。

最后两句"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宴昆崙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君虞舜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伤。"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则是通过黄鹄(仙鹤)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无依、飘泊不定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将现实与理想、混沌与超脱、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