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形式:古风押[庚]韵翻译
无论高贵还是卑贱,出门在外都有各自的目标。唯有我没有世俗之事牵挂,得以享受这隐居的生活。细雨在夜晚悄然降临,不知不觉中春草已悄然生长。青山在晨光中醒来,鸟雀围绕着屋舍欢快鸣叫。时而与道士偶然相遇,有时跟随樵夫一同行走。我本就安于命运的不顺,又有谁能说我轻视世间的荣华呢?注释
贵贱:指社会地位的高低。虽:虽然。异等:不同等级。有营:有追求,有营谋。独无:唯独没有。外物:指世俗的事物。幽居:隐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微雨:小雨。过:降临。春草:春天的草。忽已:忽然已经。曙:天亮,拂晓。鸟雀:小鸟。绕舍:围绕房屋。鸣:鸣叫。道人:指道士,修行的人。偶:偶然相遇。樵者:砍柴的人。行:行走。自当:自己应当。安:安于,满足于。蹇劣:命运不好,处境艰难。薄世荣:看淡世间的荣华富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两句,表明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每个人出门在外都有各自的忙碌和追求。而诗人自己却“独无外物牵”,没有被世俗之事所牵绊,因此能够选择“幽居情”,享受宁静的隐逸生活。
中间两句“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写的是自然景象,微细的春雨在夜幕降临,大地回复了生机,而诗人却未曾察觉,这些都是他不为外界所扰的原因。接着是“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山色渐明,显示了一天即将破晓的景象,同时伴随着的是鸟儿在家周围啼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诗歌后半部分“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表达了诗人与世俗保持距离,与道人偶尔相遇,或是跟着樵夫一起漫步山林。最后,“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则透露出诗人的自信和满足,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最为安适,不受外界的诱惑和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他对于红尘俗世的一种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