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形式:七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我一生漂泊不知所求,又在龟山度过五个年头。足迹踏遍万里江山,如今在庵中白了头。遥望中原心怀忧虑,潮水连着大海想往东游。元嘉年间的故事已无人记得,昔日的古战场如今是否还在?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飘荡:流浪,漂泊。何求:追求什么。再过:又经过。龟山:地名,可能指具体的地方。岁五周:五年。身行:行走,经历。半天下:大半个天下。僧卧:和尚居住。初白头:刚刚开始变白头发。地隔:地理上相隔。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劳北望:辛苦地向北眺望。潮连沧海:潮水连接着大海。欲东游:想要向东游历。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旧事:过去的往事。无人记:已经没有人记得。故垒:旧时的营垒,这里指战场遗迹。摧颓:破败,衰败。今在不:现在还在吗。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龟山》。诗中充满了哲理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远情怀。
“我生飘荡去何求”,开篇即设置了一种淡泊明志、不羁自由的生活态度。"再过龟山岁五周",则是说诗人重游龟山,岁月流转,这里“五周”可能指的是五年的时间,也象征着岁月的轮回和个人生命历程的推进。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表达了诗人游历四方、广泛涉猎的生活经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愿望。"地隔中原劳北望",则是说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绝,对远方故土的眷恋之情。而"潮连沧海欲东游",则显现出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无尽的探索欲望。
最后两句"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表达了历史变迁、时光荏苒之感。这里“元嘉”指的是南朝宋文帝时期(公元424年至453年)的盛世,而今已成往昔,旧事无人记得,只剩下破败的城垣作为历史的见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广阔的胸襟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以及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抒写出一种超越时空、与宇宙为伍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