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
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
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
离群远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
形式:七言律诗押[庚]韵鉴赏
这首元代俞俊的《楚州夜泊》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楚州停船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通过漏壶的滴答声和远处江边小船上的灯火,营造出深夜寂静而愁绪满怀的氛围。"漏鼓"暗示时间已晚,"野航灯火"则显现出旅途的孤寂。
颔联“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进一步深化情感,城头传来的楚地方言打断了诗人的故乡之梦,而船尾的吴地歌声又触动了他的羁旅之感。这两句运用对比和细节,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复杂心境。
颈联“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描绘了自然景象,大雁南飞的声音和风雨交加的环境,更增添了诗人离群索居的凄凉。"漠漠水云"和"潇潇风雨"都是借景抒情,寓含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尾联“离群远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感慨,虽然身处江湖,远离家乡,但他并不完全悲观,认为自己未必会在这样的生活中老去。这句诗流露出一种坚韧和对未知命运的期待。
整体来看,《楚州夜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船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和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