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
经心皆识见,书史尽通该。
有德馨还远,清虚道亦开。
先生宜法则,宿习自将来。
形式:五言律诗押[灰]韵翻译
君子有着深远的志趣,谦逊有礼且精通音乐。他用心之处都充满见识,对书籍历史无所不通。品德高尚的人名声远扬,清静无为之道也得以开启。先生的行为应当成为典范,长期修养的习惯自然会显现出来。注释
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幽趣:深远的志向和兴趣。谦恭:谦虚有礼貌。礼乐:古代的礼仪和音乐。识见:见识和见解。书史:书籍和历史知识。通该:全面了解。德馨:品德高尚,声誉美好。清虚:清静无欲,超脱世俗。道:人生道路或哲学道理。法则:榜样,准则。宿习:长期养成的习惯。将来:自然而然地显现。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的高尚品格和深厚学问。"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表明他内心蕴含着高雅的兴趣,性格谦逊而又擅长于礼仪与音乐,具有出众的才能。"经心皆识见,书史尽通该"则展示了他的学问渊博,每个领域都能融会贯通,无所不晓。
接着,"有德馨还远,清虚道亦开"指出了君子之所以被人们敬仰,是因为他具有美好的品德,这种品德如香气般散发,令人向往。而他的修行之路也宽广、明了,仿佛在人们面前揭示了一条通达的道路。
最后,"先生宜法则,宿习自将来"似乎是在劝诫或期许一位师长应以这样的君子为榜样,通过不断地修习和学习,使自己的学问和德行也能日臻完美。
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用典型的儒家思想来赞颂理想的人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