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形式:五言律诗翻译
胡人吹奏着玉笛,曲调中一半是秦地的音韵。十月的吴山破晓时分,敬亭山上的梅花飘落如雪。愁苦中听到出塞的乐曲,泪水浸湿了流放者的帽带。回头遥望通往长安的道路,心中充满对君主的深深怀念。注释
胡人:指非汉族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秦声:秦地的音乐,代指古代中国的音乐文化。吴山:泛指江南地区的山,这里是借代吴地。梅花落:古曲名,常用来表达离别和哀愁。逐臣:被贬谪或流放的人。缨:古代官员的帽带,这里象征身份。长安:古代中国首都,这里代指朝廷或君主。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胡人音乐的画面,同时也流露了诗人对故乡和君主的深切思念。开篇“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两句,通过胡人的玉笛声响,传递出一种异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氛围。“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则描绘了一幅秋天边塞的景象,梅花在清晨的吴山下飘落,给人以凄清孤寂之感。
然而诗人的心情并非由景境所转化,接下来的“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表达了听到边塞乐曲时,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眼泪的奔流。这里的“出塞曲”不仅是一种音乐,更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而“泪满逐臣缨”则形象地描绘了泪水沿着官帽上的丝带而下,显示了诗人的哀伤之深。
最后两句“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都城的眺望,以及对君主的思念。这里的“长安道”不仅是地理上的指示,更是文化和政治中心的象征。而“空怀恋主情”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忠诚之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以及胡人音乐与中原文化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君主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民族关系的开放性与多元文化的共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