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春水流,曲折方屡渡。
荒乘不知疲,行到水穷处。
依然旧童子,要予竹西去。
归时始觉远,草蔓已多露。
形式:古风翻译
春天的山峦,流水潺潺,蜿蜒曲折才一次次渡过。在荒野中骑行不知疲倦,直到走到水的尽头。我还是那个旧日的孩子,想去竹林西边。回家时才觉得路途遥远,草丛间露水已满是湿意。注释
春山:春天的山峦。春水:春天的流水。曲折:蜿蜒曲折。屡渡:一次次渡过。荒乘:在荒野骑行。水穷处:水的尽头。旧童子:旧日的孩子。竹西去:去往竹林西边。归时:回家的时候。草蔓:草丛。多露:露水很多。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山水图。开篇“春山春水流,曲折方屡渡”两句,用流动的笔触勾勒出春天山川交织、溪流蜿蜒的景象,其中“屡渡”一词生动地展示了行者在这曲折的自然中多次涉水的情形。
接下来的“荒乘不知疲,行到水穷处”则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探索欲望。尽管旅途艰辛,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驱使他不断向前,即便是到了偏远、荒凉之地,也不觉疲惫。
“依然旧童子,要予竹西去”两句中,“童子”常常象征着纯真无邪和对自然的亲近,这里诗人以童子的身份出现,显得格外亲切。他们邀请诗人一同前往竹林深处,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感觉。
末了,“归时始觉远,草蔓已多露”则是行者在返回途中,方才意识到来时未感的路程之远,而此时四周的草木上已经布满了夜间的露珠,这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对旅程和人生道路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