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
东风催节换,燄燄春阳散。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
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
形式:古风翻译
道路漫长多歧路,相逢之后又分离。春风催促季节变换,明亮的春阳四处照耀。楚地的草木连绵如烟,江上的云彩也弥漫无边。送你离去愁绪无穷,故乡的关隘仿佛在梦中。游子们都返回北方,旅雁也告别了南方的国度。枫树几次转为青绿,我这被放逐的臣子却无法归去。注释
悠悠:形容遥远、漫长的样子。路岐:岔路,比喻人生的抉择或困境。东风:春风。催节换:促使季节更替。燄燄:形容光芒四射的样子。春阳:春天的阳光。楚草:指楚地的草木。渐烟绵:逐渐蔓延如烟雾。江云:江上的云。芜漫:形容广大而杂乱。送子:送你离开。恨何穷:遗憾、愁苦无尽。故关:故乡的关隘,代指故乡。如梦中:好像在梦里,形容不真实。游人:离乡背井的人。尽还北:都回到北方的家乡。旅雁:迁徙的大雁。辞南国:告别南方。枫树:秋天会变红的树。几回青:几次由枯转青,暗示时间流逝。逐臣:被贬谪的官员,这里作者自比。归不得:不能回去。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别离的情景,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怀念和不舍。诗人以悠悠的道路、频繁的别离作为开篇,接着是春天到来时节气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这些都是对比手法,用以凸显人间情感的脆弱和无常。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两句,通过对楚地草木与长江云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意境。这里的“烟绵”和“芜漫”都给人以细腻柔和之感,却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沉怀念。诗人将“故关”比作“梦中”,显然是在强调那种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恨何穷”则是对无法尽情表达的复杂情绪的一种无奈。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两句,描写了季节更迭、行人归去的情景。“旅雁”在这里不仅是秋冬时节的象征,更寄寓着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惆怅。
最后,“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两句,则是诗人借助自然界的循环变化来表达自己无法返回故土的无奈。这里的“逐臣”暗指诗人本人,而“归不得”的深层含义,是对个人命运和历史时节无力感的一种抒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对于流年易逝的哀愁,以及个人生命旅途中无法回归的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