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塞上曲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4-03阅读数:0

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形式:七言绝句押[删]韵

翻译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注释

汉家旌(jīng)帜满阴山,不遣(qiǎn)胡儿匹马还。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事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报效之志。"汉家旌帐满阴山",这里的“旌帐”指的是军队的旗帜,“阴山”则是北方边疆的一个地名,整句话强调的是汉族军队在北方边塞的广泛布防。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民族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不遣胡儿匹马还"中,“胡儿”指的是胡人,即历史上中国北方及中亚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或游牧民族,而“匹马”则是战争中常用的赎身之物。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坚决的立场,即使不允许敌对民族的人逃脱,更不要让他们带着战利品返回。

"愿得此身长报国"一句,流露出诗人极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此身"指的是自己的身体,而“长报国”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永远为国家效力的愿望。

最后一句"何须生入玉门关"中的“玉门关”,在历史上是中国西北边陲的一个重要关隘,守卫着中原与西域的通道。这里,“生入”意味着活着被俘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宁愿战死也不愿意被敌人活捉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边塞战争场景和民族冲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爱国立场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