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空中拾瑶草,翩翩使节来何好。
白云迷路合复开,星河挂户夜长晓。
朝来风雨暮来晴,曲岭回回碧草迎。
芙蓉昼见金银气,宝塔宵看舍利明。
文殊台前百尺松,枝枝诘曲盘虬龙。
松根云雾须臾起,化作天边千万峰。
滚滚长江白练飞,岩石壁青天围。
神仙洞口一经过,丹砂却上绿萝衣。
夜半山腰震雷起,白龙下饮天池水。
俄然吐作山下云,疾风化雨三千里。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时彻的《天池寺》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奇幻的自然景象。首句“我向空中拾瑶草”,以奇特的想象开启,仿佛在仙境中采摘仙草,象征着超凡脱俗的追求。接下来,“翩翩使节来何好”暗示了某种神秘使者降临,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中通过“白云迷路合复开”和“星河挂户夜长晓”,展现了天池寺所在之地的云雾缭绕与星空璀璨,营造出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氛围。白天,“曲岭回回碧草迎”和“芙蓉昼见金银气”描绘了山岭的生机盎然和芙蓉花的华美,显示出自然的富饶与神韵。
“文殊台前百尺松”至“疾风化雨三千里”则聚焦于寺庙周围的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云雾幻化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最后,以雷鸣、白龙、雨水等元素,描绘了天池寺周围自然现象的神奇变化,富有动态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天池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神秘、美丽和变幻莫测,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