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形式:词词牌:点绛唇翻译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注释
闲倚胡床:闲着无事坐于胡床。闲:指办公之余。倚:坐靠。庾公楼:用东晋庾亮(公元289-340年)在武昌乘月登南楼典故。别乘:汉朝称郡守的副手为别驾,别:另外。郡守乘车出行。副手乘另外的车跟随,所以叫别驾。“乘”也是驾车之意,宋代通判(知州事的副手)相当汉代别驾。这里“别乘”当指袁毂。风月平分破:享受美景,你和我各一半。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点绛唇·二首(其一)》中的片段,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画面。诗人悠闲地倚靠在胡床上,目光所及之处是庾亮楼外连绵起伏的山峰,仿佛千朵莲花盛开,景色优美。他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只有明月清风为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寂与自在。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两句,诗人以月亮和清风自比,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但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融入其中的满足。接下来,诗人提到“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似乎是在期待着朋友的到来,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分享这风月之乐,增添生活的热闹与互动。
最后,“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一句,诗人感慨自从有了这份共享的风月,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仿佛这份宁静与美景被平分,使得孤独感得以缓解,也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