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形式:古风翻译
洛阳三月刮起胡人沙尘暴,城中百姓满心哀怨。天津之水泛着血红,白骨交错如同乱麻一般。我也向东逃往吴国,路途遥远被重重云雾遮挡。东方破晓乌鸦啼叫,城门开启清扫落花。梧桐杨柳轻拂金井,来到扶风豪杰之家畅饮。扶风的豪杰世间罕见,意气相投能移山倒海。做人不靠将军权势,饮酒岂会在意尚书的约定。宴会上有精美的菜肴和音乐,吴歌赵舞在香风中飘荡。回想春陵曾是六国时期,放开心怀尽情享受你可知。厅堂内各有三千勇士,明日报答恩情不知是谁。拔出长剑,微微一笑,清澈的溪水白石旁多么清冷。摘下我的帽子,对你微笑,陪你饮酒,为你吟唱。张良没有追随赤松子离去,桥边黄石明白我的心意。注释
洛阳:古代都城之一,这里指唐朝洛阳。怨嗟:哀怨、叹息。天津:河流名,非今天的天津。赤血:形容河水血红。吴国:古代诸侯国,位于今江苏一带。赊:漫长、遥远。啼早鸦:清晨乌鸦鸣叫。扫落花:清扫落花,象征春天逝去。扶风豪士:指当地有势力的人物。天下奇:世间罕见的奇才。尚书: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有权势的人。期:约定。雕盘绮食:精致的宴席。吴歌赵舞:吴地和赵地的歌舞。春陵:历史地名,与六国相关。开心写意:放开心怀,尽情享受。三千士:形容人数众多。明日:第二天。知是谁:不知道是谁。清水白石:形容环境清幽。离离:清冷、寂寥。脱吾帽:摘下帽子。饮君酒:陪你饮酒。为君吟:为你吟唱。黄石:桥边黄石公,隐喻智慧的老者。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战争的残酷与荒凉景象,开篇即以"洛阳三月飞胡沙"、"天津流水波赤血"等字句,展现了战乱之中人民的痛苦和自然界的变异。"我亦东奔向吴国"一句,则暗示诗人有远行求取之意。
接着,诗人描绘自己到达目的地后的豪放生活,如"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等,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豪迈。"扶风豪士天下奇"一句,更是对这种不羁自由生的赞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等场景,表达了一种宴饮欢乐的人生态度。同时,"原尝春陵六国时"一句,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变迁。
最后,诗人的豪情并未减退,以"抚长剑,一扬眉"、"脱吾帽,向君笑"等动作,展现了一种英杰不屈的个性。"张良未逐赤松去"一句,则是对传统文化中隐逸理想的一种反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与宴饮生活的描绘,以及个人豪情和隐逸理想的抒发,展现了李白特有的个性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