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古风(其十四)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10-16阅读数:0

唐-李白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形式:古风押[麌]韵

翻译

胡关之地多风沙,自古以来就荒凉冷清。秋来树木凋零,草色转黄,我登高眺望敌虏的踪影。荒废的城池孤独地矗立在广袤的大漠之中,边疆的城镇已无完整城墙。白骨暴露在寒霜下,丛生的草木显得格外峻峭,遮蔽了这片荒野。我想问,是谁如此残暴,天骄的威力如此可怕。我们的圣皇愤怒,军队出征,战鼓震天。温暖的阳光被杀伐之气取代,征召士兵扰乱了中原的安宁。三十多万的战士,悲伤哭泣,泪水如雨般落下。只因战争频繁,哪里还能有安宁去经营农田呢?我们看不见戍守边疆的战士,怎知他们征战的艰辛。如今李牧已不在,边民只能喂养凶猛的豺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悲壮图景,通过对荒凉之地、战乱之后遗留的白骨和残垣断壁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荒凉古老的边塞氛围,而“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边疆战事的忧虑和警觉。接下来的“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和“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更是对战争带来毁灭性后果的描绘,这些景象都显得异常苍凉。

在诗的中间部分,“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诗人通过提问和对“圣皇”的描述,表达了对战争原因的探究以及对于统治者的批判态度。紧接着,“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则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人员巨大损失的悲叹,这里的“哀哀泪如雨”更是强化了这种悲痛的情感。

最后,“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诗人表达了对即将启程的士兵和他们背井离乡、投入战乱的命运的哀痛,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的名将李牧,借此表达了对于当前无良将领导的担忧,以及边疆人民的艰难处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毁灭性的深刻认识,也表现出了他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的沉思。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