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食齑如食肉,一日不食心不足。
淡然中有至味存,凤髓龙肝何足论。
昔者韩公有高识,五年太学朝朝吃。
后来易简虽复知,酒酣夜半一咀之。
长安少年那解此,羊肉如林酒如水。
酒瓶羊栅须臾坏,先生齑瓮长年在。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克新的《齑瓮》,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对“齑”这一食物的喜爱与赞美。诗中将“齑”比作“食肉”,凸显其美味与重要性,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通过对比凤髓龙肝这样的珍馐佳肴,强调了“齑”的至味所在,体现了诗人对简单朴素生活的推崇。
接着,诗人引用了韩公的故事,说明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齑”的高人识见,进一步强化了“齑”的独特价值。同时,也通过“长安少年”的形象,反衬出那些沉迷于奢华生活的人们,无法理解“齑”所蕴含的真正意义。最后,诗人以“酒瓶羊栅须臾坏,先生齑瓮长年在”结尾,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坚守内心纯净、追求精神满足的肯定和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美食的独到见解,更蕴含了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