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形式:五言律诗押[灰]韵翻译
这不是烟也不是雾,它朦胧地笼罩着楼阁台榭。忽然间,一只白鸟飞过,打破了这宁静,夕阳的余晖又照亮了这一切。它似乎愿意跟随青草的生长而停歇,又像是追逐远方的船帆而来。谁能说山公的情怀,只有在登高畅饮后才会醉意阑珊,然后返回呢?注释
非烟:不是烟。非雾:不是雾。羃羃:形容轻柔而弥漫的样子。楼台:楼阁和台榭。白鸟:白色的鸟。点破:打破。夕阳:傍晚的太阳。照开:照亮。肯:愿意。芳草:青草。歇:停歇。远帆:远方的船帆。山公:指山简,东晋名士,以好酒闻名。意:情怀。登高:登山。醉始回:喝醉后才返回。鉴赏
这首诗名为《野色》,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动态的野外景色。"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形象地写出了一种似烟似雾的朦胧之感,笼罩在楼阁之间,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通过白鸟的飞掠和夕阳的照射,打破了这静谧的画面,使得画面生动起来,富有动感。
接着,诗人借景生情,想象这野色似乎能随着芳草的生长而消散,又仿佛追逐着远方的帆船而来,暗示了生命的流转和无尽的遐想。最后两句"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以山公(指晋代名士山简)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陶醉于自然景色之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野色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