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万马来,猛与客心斗。
峰巅生晴云,山背学釜覆。
望岳渺一线,远势各背就。
窥云隐涧花,拨藓认崖窦。
秋凋晒药石,林鹤欲比瘦。
雁过浮远烟,人来倚孤岫。
古青浮若拳,空翠小于豆。
穿径绕萧寺,外景涤孤陋。
绝顶俯平原,杰阁耸云构。
清泉响石涧,静听泻飞溜。
晚风堕高树,凉逼衣痕绉。
形式:古风押[宥]韵鉴赏
这首清代张启鹏的《东台山》描绘了秋天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秋声万马来”,以生动的比喻写出秋意渐浓,仿佛万马奔腾,与游子的心境相碰撞。接下来,诗人通过“峰巅生晴云”和“山背学釜覆”展现了山峰的多变形态,如同晴空中的云朵和锅盖般奇特。
“望岳渺一线,远势各背就”描绘了山势的层次感,远处的山峦如细线般隐约可见,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诗人又通过“窥云隐涧花”和“拨藓认崖窦”,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涧花藏于苔藓之下的景象。
“秋凋晒药石,林鹤欲比瘦”则寓言了秋天的肃杀,药石经秋日晒显得更加清冷,而林中鹤也因季节变化而显得消瘦。接下来,“雁过浮远烟,人来倚孤岫”描绘了大雁南飞和游人独自倚山的场景,增添了孤独与宁静的氛围。
“古青浮若拳,空翠小于豆”运用比喻,形容山色苍翠,如青拳、豆绿,形象生动。诗人行至“穿径绕萧寺”,环境愈发清幽,孤陋之感得以洗涤。最后,“绝顶俯平原,杰阁耸云构”描绘了站在山顶俯瞰大地,高阁直入云霄的壮观景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台山的秋日风光,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又有游者心境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