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奔放竞东走,大气莽莽青嵯峨。
至此一束截然止,狂澜欲倒回其波。
百二奇险一岭扼,如马注坂勒于坡。
蓝水在右丹水左,中分星野凌天河。
唐昌黎伯伯曰愈,雪中偃蹇曾经过。
于今破庙兀千载,岁时尊俎祠岩阿。
关中之游已四度,往来登此常悲歌。
仰公遗像慕厥德,谓钝可厉顽可磨。
由汉迄唐道谁寄,董生与公馀无他。
公之文章若云汉,昭回天地光羲娥。
文生于道道乃本,后有作者皆枝柯。
惟文惟道日趋下,赖公崛起蠲沈疴。
我昔刻厉蹑前躅,百追不及理则何。
才疏力薄固应尔,就令有得必坎坷。
观公所造岂不善,犹然举世相讥诃。
是知白璧不可为,使我奇气难英多。
便欲从军弃文事,请缨转战肠堪拖。
誓向沙场为鬼雄,庶展怀抱无蹉跎。
生平渴慕矍铄翁,马革一语心渐摩。
非曰发肤有弗爱,涓埃求补邦之讹。
班超素恶文墨吏,良以无益徒烦苛。
谨再拜公与公别,束卷不复事吟哦。
短衣长剑入秦去,乱峰汹涌森如戈。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岭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以及诗人对先贤谭嗣同的敬仰。首句“秦山奔放竞东走,大气莽莽青嵯峨”展现了秦岭山脉的雄浑气势。接下来,“至此一束截然止,狂澜欲倒回其波”形象地描述了山势的陡峭和险峻,仿佛能阻止狂涛般的水流。
诗人引用唐人韩愈的经历,说明秦岭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地理标志,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百二奇险一岭扼,如马注坂勒于坡”进一步强调了秦岭的险要。诗人感慨秦岭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岁时尊俎祠岩阿”,表达了对谭嗣同的崇敬。
谭嗣同的文章被赞誉为“若云汉,昭回天地光羲娥”,诗人认为他的文章源于道德,是后世文人的楷模。然而,他也意识到文风日下,需要有人如谭嗣同般振作文坛。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愿意放弃文学追求,投身军旅,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追随谭嗣同的精神,带着简朴的装束和剑,踏上秦岭之路,决心在乱世中奋发有为,不辜负先贤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自我激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