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翘舞彻椒花筵,东风昨夜来无边。
吹成大地可怜色,都道看春宜少年。
此时多少繁华地,此时无限临春思。
绛绡弟子平阳家,绿帻厨人馆陶第。
桂馆铜铺四望通,浓装冶服出当风。
题来芍药千花妒,顾罢胭脂一部空。
沈沈万户歌钟动,春风未醒红颜梦。
照镜都誇城北徐,窥臣总道墙东宋。
亦有空闺黯自伤,登榄终日尚凝妆。
图中粉腻千行泪,锦上文回一寸肠。
关山荡子空回首,辛苦边头亦何有。
岁岁常悲死别离,年年不见春杨柳。
江南思客更伤神,望远愁遮日暮尘。
啼莺枉自思公子,香草何曾见美人。
莺飞草长谁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一夜飘残吴苑花,五更捲散巫峰雨。
可怜东风作意吹,可怜春去不胜悲。
人间无数闲哀乐,若问春风总得知。
形式:古风鉴赏
此诗《春风怨》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春风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机与希望,更多的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与哀怨。
首句“云翘舞彻椒花筵”,以舞动的云彩和椒花宴席开篇,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东风昨夜来无边”一句,点明了春风的到来,仿佛是无处不在,却也让人感到一丝难以捉摸的神秘感。
“吹成大地可怜色,都道看春宜少年”两句,通过春风的描绘,引出了对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的感慨。春风虽能赋予大地以美丽,但人们普遍认为欣赏这美景的最佳时期是少年时代,暗含着对青春短暂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绛绡弟子平阳家,绿帻厨人馆陶第”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不同阶层人物在春风中的不同情感状态,既有富贵人家的奢华享受,也有普通人家的细腻感受,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桂馆铜铺四望通,浓装冶服出当风”描绘了春风吹过,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春光的情景,而“题来芍药千花妒,顾罢胭脂一部空”则通过芍药和胭脂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沈沈万户歌钟动,春风未醒红颜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春风不仅唤醒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唤醒了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情感,但这些梦想往往伴随着未尽的遗憾和未完成的事业。
“照镜都誧城北徐,窥臣总道墙东宋”通过镜子映照出的自我形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亦有空闺黯自伤,登榄终日尚凝妆”描绘了独居女子的孤独与哀愁,她们虽然精心打扮,但内心却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图中粉腻千行泪,锦上文回一寸肠”通过图画和织锦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关山荡子空回首,辛苦边头亦何有”两句,借边疆战士的视角,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的反思。
“岁岁常悲死别离,年年不见春杨柳”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每年的春天都会带来新的生命,但也意味着旧人的离别和死亡。
“江南思客更伤神,望远愁遮日暮尘”则将目光转向江南,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
“啼莺枉自思公子,香草何曾见美人”通过鸟语花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莺飞草长谁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春风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