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月色倍新晴,极浦浮沙远树平。
客久欲迷乡国望,乱馀愁听鼓鼙声。
湖南水潦频移粟,碛北风烟且罢征。
濡手未辞援溺苦,白头方切倚闾情。
形式:七言律诗押[庚]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壮丽景象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高台月色倍新晴”以高台为视角,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清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极浦浮沙远树平”通过广阔的水面、浮动的沙粒和远处平展的树木,展现了月夜下的广阔天地,给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感受。
“客久欲迷乡国望”表达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即使在如此美景之下,心中仍充满了对家乡的向往与怀念。“乱余愁听鼓鼙声”则反映了战乱之后的哀愁,鼓鼙声不仅是战争的象征,也暗示了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不安。
后半部分“湖南水潦频移粟,碛北风烟且罢征”描述了战乱时期民生艰难的状况,湖南地区因水灾频繁而需要不断调拨粮食,而北方沙漠地带则因战争暂时停止了征伐。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濡手未辞援溺苦,白头方切倚闾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亲自参与救助困境中的人们,即使付出辛劳也在所不惜的决心,同时流露出对年迈父母的深深挂念和对家庭的依恋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对亲情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