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
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形式:词词牌:卜算子翻译
百姓还未从困苦中喘息过来,拿起笔来抒发心中的孤独愤怒。尽管时代变迁,文采风流的精神仍然留存,没有丝毫遗憾。处境悲凉,如同屈原被贬长沙,身处偏远之地,秋天即将结束。这常常让英雄们泪湿衣襟,感叹上天的旨意难以揣测。注释
苍生:百姓,泛指社会大众。孤愤:孤独的愤怒,形容内心的不平和愤慨。长沙:古代楚国地名,这里借指被贬谪的境遇。天意:指命运或上天的安排。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怀念之情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
"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无限激赏之情和深沉的怀念。在这里,“苍生”指的是古代的人们,“喘未苏”则是形容他们的事迹尚未得到完全的发扬光大。“买笔论孤愤”表明诗人想要用笔墨来传述这些英雄的故事,抒发自己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赞赏。
"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文学才能和他对往昔事迹的记忆是完整无缺的。这里,“文采”指的是文学才华,“风流”则是形容这种才能所带来的影响深远。“毫发无遗恨”表明诗人在传述这些英雄故事时,是细致入微,没有任何遗漏。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悲凉的画面。“凄恻”形容环境的萧瑟,“近长沙”则是指地点,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提醒读者注意某个历史事件或英雄故事与这个地方的关联。而“地僻秋将尽”则是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最后两句诗则是在表达对英雄事迹的深切感怀,以及面对历史的无常时人们所无法解答的困惑。“长使英雄泪满襟”说明这些故事能够激动人心,使得英雄人物的情感得到共鸣。而“天意高难问”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历史走向的不解与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文学传承的重视。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面对历史的无常时所表现出的困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