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
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
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
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
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
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
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
形式:词词牌:念奴娇翻译
年老时最令人欣喜的是,经历过世间百态,深知世事之外。洞察了虚无,将心中的恨和忧虑一并揉碎。不再被花迷惑,不受酒所困,始终保持清醒。吃饱后找地方睡觉,醒来后随性而为,如同演戏。别提古今之事,我心中并无太多牵挂。我不求成仙或信佛,也不像孔子那样忙碌奔波。懒得与贤者争斗,任由他人嘲笑,我就是这样。结束杂剧表演,戏服也随意赠予那些呆板之人。注释
老来:老年时期。历遍:经历遍。人间:世间。物外:超脱世俗。虚空:空虚。恨海愁山:内心的痛苦和忧虑。花迷:被花迷惑。酒困:沉醉于酒。惺惺地:清醒的样子。觅睡:寻找睡眠。逢场作戏:随性生活。乃翁:我。心里:内心。般事:事情。蕲:祈求。佞佛:拜佛。栖栖:忙碌。孔子:古代著名思想家。懒共:懒得与。杂剧打了:结束了杂剧表演。呆底:愚笨的人。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所作,名为《念奴娇·老来可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诗篇。
“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这里作者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老年,认为通过经历世事,能够超脱世俗纷争,对万物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洞察力,并且能够将这些烦恼一扫而空,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这几句显示出作者对待红尘的态度,他不愿意沉迷于世间的诱惑,如美色(花)和酒精(酒),而是保持一种清醒自守的生活状态。
“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平淡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都不以世俗标准为重,而是随遇而安,用游戏的心态对待人生。
“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超然态度,对于各种复杂的人间纷争不再放在心上。
“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这里作者明确表示自己并非追求成仙,也不向往佛家清净之境,更不模仿儒家的拘谨礼节,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超脱和个人自由选择。
“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作者对于世间的争斗、是非持一种淡然态度,倡导以笑容面对一切,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智慧。
“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各种繁杂戏剧的看破和超越,用戏子换下戏服的动作比喻自己已经摆脱了世间的是非恩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还原到最为纯净的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豁达人生的哲学,也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生活态度的一种个人选择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