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元无可得忙,悠然半醉倚胡床。
牡丹枝上青春老,燕子声中白日长。
身世已如风六鹢,文章仍似闰黄杨。
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麨香。
形式:七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世间万物皆无所得,我悠闲地半醉倚在胡床上。牡丹花枝上的春光已逝,只听见燕子叫声中白天漫长。我的身世如同风中的六鹢飘摇不定,文章却像闰年的黄杨坚韧不屈。虽然天下太平景象显而易见,但无人能识,街头巷尾传来捣米香。注释
事:世间万物。元:全部。无可得:无法得到或实现。忙:忙碌。悠然:悠闲的样子。半醉:微醉。倚:倚靠。胡床: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坐具。青春老:春天的气息消逝。燕子声:春天的象征。白日长:形容时间流逝。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命运。如:像。风六鹢:比喻动荡不定的生活。闰黄杨:闰年生长的黄杨,喻指坚韧不屈。太平有象:太平盛世的景象。无人识:无人察觉或理解。南陌东阡:泛指乡村道路。捣麨香:捣米制作的香气,可能指酿酒或做糕点。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春晚村居》,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感慨。首句“一事元无可得忙”,表达了诗人无所事事的悠闲,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次句“悠然半醉倚胡床”则刻画出诗人微醺的状态,享受着村居的宁静。
“牡丹枝上青春老,燕子声中白日长”两句,通过对牡丹花的凋零和燕子呢喃的描写,寓言时光流逝,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人以自然景象感叹人生的短暂和身世的飘忽不定。
“身世已如风六鹢,文章仍似闰黄杨”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风中的鹢鸟,暗示身世浮沉,又以闰年的黄杨树比喻文章虽少但质朴坚韧,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嘲和坚守。
最后,“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麨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尽管天下太平,但自己的才华和理想却未被赏识,只能在田间小路上闻到麦香,暗含怀才不遇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