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形式:七言绝句押[文]韵翻译
感叹我和你长久以来都脱离了人群,耳朵和心灵都变得冷漠,对外界的事情几乎充耳不闻。如果对着青山谈论世间琐事,应当举起酒杯,借以忘却烦恼,共饮一番。注释
嗟予:感叹我。与子:你。久离群:长时间离开人群。耳冷心灰:耳朵冷漠,心情沮丧。百不闻:对外界事物几乎不关心。若对:如果对着。青山:青翠的山峰,象征自然或远方。谈世事:谈论世间之事。当须:应当。举白:举起酒杯。浮君:敬你一杯,一起畅饮。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赠孙莘老七绝(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嗟予与子久离群”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长时间的分别,这种隔阂带来的孤独和寂寞之感。"耳冷心灰百不闻"则形象地描绘了一颗心灵在长久寂静中变得冷漠,仿佛听不到世间纷扰,只剩下内心的沉重。
“若对青山谈世事”这句转换了氛围,从日常生活的孤独感,转向与自然界的交流。"当须举白便浮君"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好像只要一举手,就能随波逐流,摆脱尘世的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苏轼在面对生活孤独时所寻求的一种精神寄托——与自然对话,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