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形式:词词牌:一丛花翻译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不光春天来得迟,它托东风带来的消息也被人们疏忽了,只在柳树、花朵上显露出了些许春意。不过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毕竟已是大地春回,厚被子盖着有些热了,就连那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早上起来太阳初生,被山遮住了一半,远处的楼阁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春天已到,人们开始计划着外出踏春了,想必郊外的桃花杏花已经争相开放了。我因为生病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只想懒散的躺着,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注释
春浅腊侵年:在阴历遇有闰月的年,其前立春节后较迟。春浅,春天来得早。腊侵年,因上年有闰月,下年的立春日出现在上年的腊月中。腊,岁终之祭,祭日旧在冬季后约二十多天,称为腊日。春妍:妍丽春光。东风:春风。衾:厚被。清圆:声音清亮圆润。寻芳计:踏青游览的计划。少悰:少乐趣。疏慵:疏懒;懒散。鉴赏
这首宋词是苏轼在初春时节病后所作,描绘了春天刚刚来临但又带着几分料峭的景象。"今年春浅腊侵年",开篇即点出冬末春初的气候特点,腊月的余寒还未完全消退,春天的脚步显得尤为短暂。"冰雪破春妍",形象地描述了冰雪开始消融,春光初现的场景。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东风虽然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但人们尚未察觉,只有在柳树和花朵的边缘,才能感受到一丝春的气息。接下来的"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写出了诗人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能感到一丝温暖,因为春天的到来使得夜晚不再那么漫长,钟鼓声也变得清脆而圆润。
"朝来初日半衔山",早晨的太阳刚刚升起,挂在山的一半,画面宁静而富有生机。"楼阁淡疏烟",描绘了一幅楼阁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增添了朦胧之美。"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预示着春天的热闹,游人们已经开始计划踏青,小桃杏也迫不及待地绽放。
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表达了诗人因身体衰弱和心情不佳而选择悠闲度日,只愿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高卧不起。整首词以病起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初春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