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气犹冶甄,埏埴万汇随方圆。
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风中物如戈鋋。
天元玉册有遗义,探索始自三皇前。
桑君越人不世出,镵石针灸谁能传。
贱工增馀损不足,往往横夭残天年。
羡君妙龄踵其学,至理隐赜常精研。
闻阴得阳以神遇,反视方术犹蹄筌。
道隅并齑即为饵,车上已有长蛇悬。
嗟予羸苶苦多病,维摩丈室方萧然。
愿君速已天下疾,为予一洗沉痾痊。
形式:古风押[先]韵翻译
天地间的一股气息如同熔铸万物的炉火,塑造万物遵循着规矩方圆。神与形体的九种藏象与广阔的天地相连,八方之风吹拂万物如同兵戈锐利。天元玉册中蕴含着古老的智慧,探寻它的奥秘始于远古的三皇时代。桑君和越地的医术并非世代相传,砭石和针灸这样的技艺几乎失传。庸医们增补不足、削减有余,常常导致人们过早夭折,缩短了寿命。我羡慕你年轻时就深入学习这种学问,对深奥的道理总是精细研究。你懂得阴阳相生的微妙,看待医术如同驾驭马车,而非仅止于工具。在医道的边缘,即使是粗陋的药物也能成为良药,就像车上悬挂着治疗疾病的长蛇。唉,我虚弱多病,维摩居所空荡无人,期盼你能迅速治愈天下疾患。为我洗净沉疴,让我重获健康。注释
天地一气:宇宙自然的气息。犹冶甄:如同熔炼万物的炉火。埏埴:揉土造器。万汇:万物。神形九藏:人体内脏器官。九野:广阔的天地。八风:八方之风。戈鋋:兵戈利器。天元玉册:古代典籍。遗义:遗留的智慧。桑君越人:古代医者。不世出:罕见传承。镵石针灸:古代医疗方法。谁能传:难以流传。贱工:庸医。横夭:过早死亡。妙龄踵其学:年轻时继承学习。至理隐赜:深奥的道理。闻阴得阳:阴阳调和。神遇:领悟至境。道隅:医道边缘。齑:粗陋药物。维摩丈室:静寂的居所。萧然:空荡无人。愿君速已:希望你快速治愈。沉痾痊:深度疾病得以痊愈。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所作,名为《赠医者邓献匡》。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医生技艺高超、学问渊博的诗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医者的敬仰。
首句“天地一气犹冶甄,埏埴万汇随方圆”以宏大的宇宙观开篇,强调万物皆由一气生成,形态各异却又各得其所,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医生的高超技艺。
“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风中物如戈鋋”则是对医生内外兼修、知识渊博的赞美。九藏指的是人体的五脏六腑,而九野则可能象征广大的医学知识领域;八风则暗示了医生的诊断能力犹如八方来风,能够准确把握病情。
“天元玉册有遗义,探索始自三皇前”表明诗人对医生深厚的学问和传承的尊敬。三皇指的是上古时期的人文初祖,象征了医学的渊源和历史悠久。
“桑君越人不世出,镵石针灸谁能传”中的“桑君越人”可能是对医生的一种称呼,而“镵石针灸”则是古代医疗手段,这两句强调了医生的稀缺和技艺的高超。
“贱工增馀损不足,往往横夭残天年”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够格的医生进行批评,他们的低劣技术常常导致病患的生命受损。
“羡君妙龄踵其学,至理隐赜常精研”则是诗人对邓献匡医生的仰慕和赞美。诗人羡慕医生年轻有为,却已经深入研究医学至理。
“闻阴得阳以神遇,反视方术犹蹄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医生精湛的医术和独到的见解的赞赏。
“道隅并齑即为饵,车上已有长蛇悬”可能是用来比喻医生的高明和技艺非凡,如同捕鱼者巧妙地布下网罗。
最后,“嗟予羸苶苦多病,维摩丈室方萧然。愿君速已天下疾,為予一洗沉痾痊”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佳,对医生的敬仰和期望医生能够迅速治愈天下的疾病,以解自己多年的病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的宏观描述,来衬托医生的高超技艺和学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个人的健康渴望和对医者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