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8-04阅读数:0

宋-苏轼

芙蓉仙人旧游处,苍藤翠壁初无路。

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

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

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

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馀糟醑。

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

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

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

一声冰铁散岩谷,海为澜翻松为舞。

尔来心赏复何人,持节中郎醉无伍。

独临断岸呼日出,红波碧巘相吞吐。

径寻我语觅馀声,拄杖彭铿叩铜鼓。

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悽楚。

江风海雨入牙颊,似听石室胡琴语。

我今老病不出门,海山岩洞知何许。

门外桃花自开落,床头酒瓮生尘土。

前年开閤放柳枝,今年洗心归佛祖。

梦中旧事时一笑,坐觉俯仰成今古。

愿君不用刻此诗,东海桑田真旦暮。

形式:古风

翻译

芙蓉仙人曾游玩的地方,青藤绿壁起初仿佛没有路。我玩笑般用桃核包上黄泥,石缝间随意丢掷如同风雨般洒落。这使得空寂山林焕发出锦绣,倚天照海的花朵繁多无比。花丛中的石室甚至能容纳车辆,流苏装饰的宝盖下藏着神圣的屋宇。不知哪年,惊雷中诞生了神奇生物,玉棺从王乔墓中飞出。那时醉眠的日子长达千日,至今石缝间仍有残留的美酒。仙人离开已五十载,花儿凋零,石室空旷,谁是这里的主人。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如今枝叶茂盛,覆盖着琼户,苍老的松皮与白甲低垂。我来此地敬酒祭奠先生,身后还有携带胡琴的女子随行。琴声如冰铁在山谷间回荡,海浪翻腾,松树随之起舞。自那时起,谁能再欣赏这美景,中郎醉意无人共舞。独自站在断崖边呼唤日出,红波碧峰相互交融。沿着我的话语寻找余音,拄杖敲击铜鼓,声音响亮。远方的朋友寄来长篇小字,一唱三叹,情感深沉。江风海雨吹打脸颊,仿佛听到石室中胡琴的旋律。我如今老病缠身,无法出门,大海山川岩洞在哪里呢。门外桃花自开自落,床头酒瓮积满尘土。前年打开门户放飞柳枝,今年我洗心向佛。梦中旧事偶尔一笑,感叹时光荏苒,古今变迁。希望你不要刻下这首诗,因为世事如海市蜃楼,瞬息万变。

注释

芙蓉仙人:传说中的仙人。苍藤翠壁:青藤覆盖的绿色墙壁。流苏宝盖:装饰华丽的伞或车盖。霹雳:雷声。玉棺:贵重的棺材,此处可能象征仙人的遗物。醉卧:喝醉后躺倒。胡琴女:携带胡琴的女子。冰铁:形容琴声清脆。洗心:改变心意,此处指皈依佛教。东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蔡景繁海州石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想象中的仙境,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感。

首先,"芙蓉仙人旧游处,苍藤翠壁初无路。"这两句描写了一个神秘的仙境,那里有着美丽的芙蓉花和古老的藤蔓缠绕的翠绿石壁,但最初并没有路径可寻。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条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

接着,"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这仙境中的游戏之举,即用桃核裹上黄泥,然后在石头之间随意抛撒,就像自然界中风雨的来临一样,这既是对自然力的模仿,也是对自由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

"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这仙境中的感受,他能够使得空山显现出锦绣般的美景,身倚于苍天之下,面对着辽阔的大海,欣赏着数不尽的花朵。这是对心灵世界的描摹,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

"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这两句则写的是仙境中的一个特定空间,即一处可以容纳车辆的石室,这里的“流苏宝盖”指的是精致华丽的装饰,而“窥灵宇”则是对这个空间内在神秘之处的探寻。这既是对物质环境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这两句通过对古代传说中奇异事件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自然力量和永恒生命的追求。这是对历史传统的一种呼应,也是对个人渴望的一种表达。

以下几句则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反思。"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馀糟醑。"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仙境中的逍遥自在地度过了很多时间,即使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美好的记忆依然如同石头之间残留的酒香一样令人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是对当前状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诗人感叹时间流逝,一位仙人离开已有五十年的光景,现在花朵已经凋谢,石室变得空旷,而他自己种植的松树现在已经长成了,门前的草丛和苍老的松树都在低语。这既是对时光流转的一种感慨,也是对个人生命轨迹的一种反思。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和艺术的追求。"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这两句写的是诗人要去找一位师傅(这里可能指的是蔡景繁)喝酒,同时车上还带着胡琴女,这不仅是对朋友情谊的表达,也是对艺术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个人内在生命力的赞歌。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