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孤中秘,神山返异仙。
目穿陪绋处,梦断曝书年。
玉质应无死,韦编岂不传。
奠刍和泪遣,此月向谁圆。
形式:五言律诗押[先]韵翻译
人物孤独中隐藏着秘密,神山归来如神仙般奇异。目光穿透陪葬之地,梦境中断了读书的岁月。玉石般的身体应不会死亡,韦编(孔子整理的《诗经》)怎会不流传。含泪祭奠,寄托哀思,这个月圆之夜该向谁倾诉呢?注释
人物:指代某个人物。孤中秘:孤独中的秘密。神山:象征超凡或神秘的地方。返异仙:回归后变得如同神仙一般。目穿:目光穿透。陪绋处:陪葬的场所。梦断:梦醒。曝书年:指读书的时光。玉质:形容人的品质纯洁如玉。无死:不会死亡。韦编:古代书籍的装订方式,这里指《诗经》。岂不传:怎能不流传。奠刍:以草祭祀。和泪:含泪。此月:这个月圆之夜。向谁圆:对谁诉说团圆。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哭秘书彭止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友人彭止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他对知识传承和个人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人物孤中秘,神山返异仙。"
这两句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人物孤中秘"可能指的是在人群中彭止所表现出的卓尔不群,他的才华和品格如同隐世的奇珍,不为外界所知。而"神山返异仙"则是用仙境比喻来表达彭止所去世后的超脱与升华,仿佛他返回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目穿陪绋处,梦断曝书年。"
作者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友人逝去后留下的物品和回忆的依恋之情。"目穿陪绋处"可能是指作者在彭止所曾经居住的地方凝视无尽,试图捕捉那些与他有关的记忆。而"梦断曝书年"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中的割舍之痛。
"玉质应无死,韦编岂不传。"
这两句是作者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坚信。即便是生命如同易逝的幻梦,但那些用心血浇铸成的学问和著述,却应当流传千古,不会因人的消亡而失去。
"奠刍和泪遣,此月向谁圆。"
最后两句,作者以一种悲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不再相见的哀伤之情,以及在某个夜晚,当明月高悬时,他独自思念彭止所,不禁潸然泪下。
这首诗通过对逝去友人的追忆和哀悼,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传承、生命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文天祥在文学上的造诣和情感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