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送陈七赴西军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30阅读数:0

唐-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形式:古风押[先]韵

翻译

我看到一些非凡的人,总是在眼前做些小事。你心怀鸿鹄之志,文武才华耽误多年。一听说边境有敌入侵,立即赴军万里争先。我也将进京谋求功名,何时你能胜利归来?

注释

非常者:非凡的人。碌碌:平庸,一般。鸿鹄:鸟名,飞得高远。蹉跎:耽误失时。比喻失意,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书剑年: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的年月。书剑,指文武之事。书剑:指文才武略。边烽动:边塞上的军事行动。烽: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侵。在高台上烧柴或狼粪以报警。京国:京城。何当:何时可以。献:献功。凯还:胜利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送陈七赴西军》。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坚定信念与勇敢行为的赞赏。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非凡事物的关注,这些事物似乎就在眼前,充满了紧迫感和现实感。"碌碌"形容事情紧密相连,不断发生。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这里,“鸿鹄”象征高洁的志向,而“蹉跎”则意味着在艰难中求学问。诗人赞扬朋友有远大的抱负,并在困难和磨砺中坚持读书习剑,积累知识和技能。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这句描绘出朋友得知边疆战事即刻奋不顾身地奔赴前线的英勇姿态。“边烽”指的是边境上的警报,而“万里”则形容距离之远,“争先”表达了朋友渴望在这场冲锋陷阵中占有一席之地。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前往京城,为国家贡献力量,并期待有一天能带着胜利的消息返回。"何当"是询问何时能实现这一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坚定的志向和英勇行为的赞扬,以及诗人自身对参与国事、为国效力的渴望,展现了唐代士人对于国家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