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
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
石獭衔鱼白,汀茅浸浪黄。
等闲千万里,道在亦无妨。
形式:五言律诗押[阳]韵翻译
芦苇丛中隐藏着深色花朵,渔夫唱起悠长的歌谣。尽管心中怀念远方的越地,但船帆的姿态却像漂浮在湘江之上。石头水獭叼着洁白的鱼儿,岸边的茅草被浪花浸染成黄色。即使路途遥远,道路漫长,但心灵的道路自在,也无需担忧。注释
芦苇:高大密集的水生植物。深花:隐藏在芦苇深处的花朵。渔歌:渔民唱的歌。长:悠长。人心:人的内心情感。越:古代的越国。帆态:船帆的状态。浮湘:比喻湘江上的船只。石獭:水中的哺乳动物,类似水獭。衔鱼:叼着鱼。白:颜色描述,白色。汀茅:水边的茅草。等闲:轻易,随便。千万里:形容路途遥远。道在:道路存在。无妨:没有妨碍,不用担心。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入匡山船行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述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这里的芦苇丛中,渔人悠扬的歌声在秋日的空气中回荡,给人以静谧而悠远之感。诗人通过这种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尽管人们的心灵可能还牵挂着遥远的地方,但船上的帆蓬却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落叶,自由自在,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行走的向往。
“石獭衔鱼白,汀茅浸浪黄。”诗中的石獭(一种类似于海狸的动物)衔着白色的鱼儿,而岸边的水草则被波涛所湿,呈现出一片金黄,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歌的情趣。
“等闲千万里,道在亦无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即使是距离遥远至数千里,也丝毫不觉得困扰,因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已经超越了外界的束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摹,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与超脱的追求,以及面对远离故土时那种淡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