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姿游眺。
形式:古风翻译
在无边的梦境中,唯我最先觉醒。如同风火般迅速变化,假装成各种面貌。消除困惑与疑惑,深入领悟核心要义。清晰思考自身,从而通晓寂静的智慧。洞察过去和未来,方知金仙的奥妙。有幸遇见修禅之人,邀请我共饮玉杯。我们仿佛都失去了自我,但云山间的对话并无差异。清风在虚空中吹过,明亮的月光照亮我们的谈笑。在宁静的青莲宫中,我心愉悦,渴望长久地游览欣赏。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心灵澄明的境界。开篇"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如梦的醒悟与超脱。接下来的"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则是说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即使面对风霜和烈火,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被外界所扰。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与领悟,已经达到了极致。"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则是在这样的心境中,观察自身,也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光明。
"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所谓"金仙"(即修炼成仙)的认识。接着"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则是说在这样的悟境中,与那些同样修行的人相遇,如同共享美酒,彼此招待。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意指诗人与这些修行之人都已经超越了常人的境界,就像云山一样,无需多言,心灵的交流是无声的。"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明亮的心灵状态。
最后"怡然青莲宫,永愿姿游眺"则是诗人对于那种精神世界的向往与享受,就像在清凉的荷花池中漫步一样,是一种永恒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李白超凡脱俗、追求心灵自由和对生命本质深刻领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