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咏怀(其三十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28阅读数:0

魏晋-阮籍

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

经天耀四海,倏忽潜濛汜。

谁言焱炎久,游没何行俟。

逝者岂长生,亦去荆与杞。

千岁犹崇朝,一餐聊自已。

是非得失间,焉足相讥理。

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

形式:古风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咏怀》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阮籍是魏晋时期的诗人,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著称。此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引申出对人生、时间、生死、得失等深刻哲理的探讨。

首句“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穿越万里长空的壮丽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旅程。接着“经天耀四海,倏忽潜濛汜”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和生命的短暂性,太阳照亮四海,但很快又隐入地平线之下。

“谁言焱炎久,游没何行俟”则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疑问,太阳的炽热是否能持久,人们在生命旅途中等待的是什么?接下来的“逝者岂长生,亦去荆与杞”表达了对永恒与死亡的思考,指出生命并非永恒,最终都将走向终结。

“千岁犹崇朝,一餐聊自已”则对比了长时间与短暂的瞬间,以及物质需求与精神满足之间的关系,暗示了生活的本质可能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是非得失间,焉足相讥理”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判断的怀疑,认为在是非得失之间,很难找到绝对的标准来评判生活,体现了阮籍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认识到追求利益和智慧的局限性,以及在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无常时,哀伤之情能够带来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间、价值、情感等多重层面的思考,展现了阮籍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邃的情感表达。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