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千羊毳,施张百子弮。
骨盘边柳健,色染塞蓝鲜。
北制因戎创,南移逐虏迁。
汰风吹不动,禦雨湿弥坚。
有顶中央耸,无隅四向圆。
傍通门豁尔,内密气温然。
远别关山外,初安庭户前。
影孤明月夜,价重苦寒年。
软煖围毡毯,鎗摐束管弦。
最宜霜后地,偏称雪中天。
侧置低歌座,平铺小舞筵。
闲多揭帘入,醉便拥袍眠。
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
深藏晓兰焰,闇贮宿香烟。
兽炭休亲近,狐裘可弃捐。
砚温融冻墨,瓶煖变春泉。
蕙帐徒招隐,茅庵浪坐禅。
贫僧应叹羡,寒士定留连。
宾客于中接,儿孙向后传。
王家誇旧物,未及此青毡。
形式:排律押[先]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舒适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青毡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安逸宁静的居住空间。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从千羊毳制成的帐幕到内室的布置,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合聚千羊毳,施张百子弮"表示了精心制作的帐幕,其厚实程度如同积累的羊毛。"骨盘边柳健,色染塞蓝鲜"描绘出帐幕上自然而鲜明的颜色变化,这些都是对美好生活细节的捕捉。
诗中的"北制因戎创,南移逐虏迁"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历史变迁和地域特性,而"汰风吹不动,禦雨湿弥坚"则展现了帐幕的稳固与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
"有顶中央耸,無隅四向圆"形容了帐幕的形状,既有着力度又具备柔和之感。"傍通门豁尔,内密气温然"描述的是从外部到内部空间的过渡,这里体现出诗人对居住环境温度与私密性的重视。
接下来的几句"远别关山外,初安庭户前","影孤明月夜,价重苦寒年"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这种生活方式在诗人心中的珍贵程度。
"软煖围毡毯,鎗摐束管弦"描绘出室内温暖舒适的氛围,而"最宜霜后地,偏称雪中天"则是在赞美这种生活在特定季节的独特魅力。
最后几句"侧置低歌座,平铺小舞筵。闲多揭帘入,醉便拥袍眠"描绘出室内的活动场景,如饮酒、听歌、跳舞等,这些都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青毡帐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以及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细腻体验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