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
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形式:五言律诗押[灰]韵翻译
西南的千沟万壑汇流而来,强大的敌人在两岸对峙而立。大地似乎与山根断裂,长江仿佛从月亮的洞穴中奔腾而出。陡峭的山势如同直指白帝城,弯曲的河湾隐藏在阳台般的山峦之间。虽然开凿工程巧妙,但大自然的力量更为巨大。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怀念和历史的沉思。开篇“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写出了江河奔流、峭壁对峙的宏伟场景,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接着,“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地理结构的变迁和江水的奇特源头,增添了一份神秘气息。诗人通过这种写法,不仅展现了景物,更引出了时间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
“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中的“削成”,形象地表达了自然力与人类工匠技艺相结合的壮观画面。这里的“白帝”、“阳台”,既可以指具体的地理实体,也能引发读者对古代神话传说的遐想,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则是对上述景观和人工雕琢技艺的赞叹。通过“陶钧”的点题,暗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以及他们在自然面前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以诗人的独特视角,将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巧妙融合,展现了一幅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壮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