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斗在北海西流,春非我春秋非秋。
人言今日是新岁,百花烂熳堆案头。
主人三载蛮夷长,足遍五洲多异想。
且将本领管群花,一瓶海水同供养。
莲花衣白菊花黄,夭桃侧侍添红妆。
双花并头一在手,叶叶相对花相当。
浓如栴檀和众香,灿如云锦粉五色。
华如宝衣陈七市,美如琼浆合天食。
如竞笳鼓调筝琶,蕃汉龟兹乐一律。
如天雨花花满身,合仙佛魔同一室。
如招海客通商船,黄白黑种同一国。
一花惊喜初相见,四千余岁甫识面。
一花自顾远自猜,万里绝域我能来。
一花退立如局缩,人太孤高我惭俗。
一花傲睨如居居,了更妩媚非粗疏。
有时背面互猜忌,非我族类心必异。
有时并肩相爱怜,得成眷属都有缘。
有时低眉若饮泣,偏是同根煎太急。
有时仰首翻踌躇,欲去非种谁能锄。
有时俯水瞋不语,谁滋他族来逼处。
有时微笑临春风,来者不拒何不容。
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传语天下万万花,但是同种均一家。
古言猗傩花无知,听人位置无差池。
我今安排花愿否,拈花笑索花点首。
花不能言我饶舌,花神汝莫生分别。
唐人本自善唐花,或者并使兰花梅花一齐发。
飙轮来往如电过,不日便可归支那。
此瓶不乾花不萎,不必少见多怪如橐驼。
地球南北倘倒转,赤道逼人寒署变。
尔时五羊仙城化作海上山,亦有四时之花开满悬。
即今种花术益工,移枝接叶争天功。
安知莲不变桃桃不变为菊,迥黄转绿谁能穷?
化工造物先造质,控搏众质亦多术。
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众生后果本前因,汝花未必原花身。
动物植物轮回作生死,安知人不变花花不变为人。
六十四质亦么么,我身离合无不可。
质有时坏神永存,安知我不变花花不变为我。
千秋万岁魂有知,此花此我相追随。
待到汝花将我供瓶时,远愿对花一读今我诗。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哲学的思考,通过描绘瓶中杂供的花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莲花、菊花、桃花等不同季节的花卉置于同一瓶中,寓意着不同生命形态的共存与和谐。诗人通过这些花卉的描述,探讨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触及了时间、变化、身份转换等深刻主题。
“南斗在北海西流”开篇即以宇宙的宏观视角引入,暗示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广阔。接下来,“春非我春秋非秋”则强调了四季更迭与个体生命体验的差异性,引出“百花烂熳堆案头”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与丰富。
“主人三载蛮夷长,足遍五洲多异想”这一句,既是对瓶中花卉种类繁多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多元文化、世界大同的向往。通过“一瓶海水同供养”,诗人表达了对和谐共生、包容多样性的追求。
随后,诗中详细描绘了各种花卉的特点,如莲花的洁白、菊花的黄艳、桃花的红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不同生命状态的和谐共存。
“浓如栴檀和众香,灿如云锦粉五色”、“华如宝衣陈七市,美如琼浆合天食”等句,进一步赞美了花卉的美丽与香气,同时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文化的珍视。
“如竞笳鼓调筝琶,蕃汉龟兹乐一律”、“如天雨花花满身,合仙佛魔同一室”等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多元文化、宗教信仰之间和谐共融的想象,以及对宇宙万物一体的哲学思考。
最后,“此瓶不乾花不萎,不必少见多怪如橐驼”一句,表达了对永恒与变化、生命与死亡之间微妙平衡的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生命、宇宙、人类社会乃至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时代先驱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