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帘卷曙光新,柳絮榆钱又暮春。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
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
形式:七言律诗押[真]韵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胤禛皇帝所作,题为《暮春有感》。诗中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窗帘轻卷,曙光初照,柳絮飘飞,榆钱纷落,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末画卷。然而,诗人并未沉醉于这美好的自然风光之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深远的政治与民生议题。
“听政每忘花月好,对时惟望雨旸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处理政务时的专注与忘我,即使在赏心悦目的花月之夜,也难以割舍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渴望能够适时地调和风雨,确保百姓生活稳定,体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与担当。
接着,“宵衣旰食非干誉,夕惕朝乾自体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勤勉与正直。他不追求个人名誉,而是以昼夜不息的工作来体现仁德之心,展现出一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形象。
最后,“凤纪分颁虽七度,民风深愧未能淳。”诗人回顾了自己执政期间的政策与措施,虽然已经实施了多次改革,但对改善民风民俗仍感到深深的愧疚。这反映了他对治理效果的自我反思与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自我反省,展现了清朝一位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与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