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形式:五言律诗押[麻]韵翻译
秋天的旅人内心充满悲伤,在傍晚时分遥望远方的梁台。梧桐树的叶子开始落下,山桂即将绽放它的花朵。寒露的气息引导着节气的变换,晚霞的光辉逐渐收敛。在清澈的河边长声歌唱,空对盛开的绿色池塘荷花。注释
楚客:秋天的旅人。秋悲:秋天的悲伤情绪。梁台:古代宫殿或高台。夕望赊:傍晚长久地眺望。梧桐:一种落叶乔木。稍下叶:叶子开始落下。山桂:桂花,常在秋季开放。欲开:即将开放。气引:气息引导。迎寒露:迎接寒冷的露水。光收:光芒收敛。向晚霞:指向晚上的霞光。长歌:长声歌唱。白水曲:清澈的河边。空对:空自面对。绿池华:绿色池塘中的荷花。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的秋日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其中"楚客秋悲动"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感情基调,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开篇。
"梁台夕望赊"中,“梁台”常被用作远眺之地,这里则是诗人所处之地,从高处眺望,可以想象到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站在高台上,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忧伤。
"梧桐稍下叶"与"山桂欲开花"两句,通过对树木和花草生长状况的描写,表现出秋天的景象。梧桐落叶常被用来比喻岁月流逝,生命易逝,而山桂即将开放,则预示着新的开始,但在这里更多地是对立画面,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悲凉。
"气引迎寒露"与"光收向晚霞"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自然界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季节更迭的冷酷无情,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到孤独和凄凉。
最后两句"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发声长啸,无奈地面对着那清澈的溪流和美丽的花卉,却只能是自我倾诉,因为没有知音的朋友可以分享他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怀念故乡、孤独忧伤的游子形象,是一首抒情性强烈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