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山出穹石,削空蹲苍城。
一清屹万古,何物相与形。
步涉贪深游,往往神所兵。
立斋立千仞,天地鉴清声。
平平溯龙准,不见猿鸟惊。
斯道今泬寥,斯人世重轻。
擎天只柱健,此嘱谁堪膺。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车若水的作品,名为《和立斋先生雁山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绘一处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在开篇“洗山出穹石,削空蹲苍城”两句中,“洗山”指的是山川被清洗得光鲜亮丽,“穹石”则形容岩石的古老和粗犷,而“削空”则是说空间被深邃的自然景观所充满,仿佛有一座苍旧的城堡屹立在其中。这两句营造了一种宏大的气势,展现了山川的力量与古老。
接着,“一清屹万古,何物相与形”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景观所感受的震撼和敬畏之情。“一清”指的是这片景象给人的纯净感受,而“屹万古”则是说这种景象历经千年而不衰,似乎与时间本身抗衡。诗人在这里质疑,这样的自然奇观,与世间的其他事物相比,又是什么能与之匹配呢?
下两句“步涉贪深游,往往神所兵”则是说诗人在这片景象中漫游,每一次探索都仿佛触摸到了超自然的力量。这里的“神所兵”可能指的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神秘而强大的自然力量。
紧接着,“立斋立千仞,天地鉴清声”描绘了一种安静的场景,其中“立斋”可能是指诗中的主体或某个特定的位置,而“立千仞”则可能是在形容其宏伟和神圣。这里的“天地鉴清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声音的感受,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倾听这清脆的声音。
再往下,“平平溯龙准,不见猿鸟惊”展现了一种宁静无忧的情景。“平平”形容的是山川的平缓,而“溯龙准”则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看到猿鸟被惊吓逃窜的情况,这反映了自然界的一种和谐与安宁。
最后两句“斯道今泬寥,斯人世重轻”表达了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敬畏以及对其中蕴含哲理的领悟。这里的“斯道”指的是这条自然之路,而“今泬寥”则可能是在说这种境界现在依然存在,但却是那样的遥远和难以触及。“斯人世重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重视与轻忽的反思,似乎在强调真正重要的事情往往被人们忽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心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