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天飞六月霜,珠沉玉碎不须伤。
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
碧血摧残酬祖国,怒潮呜咽怨钱塘。
于祠岳庙中间路,留取荒坟葬女郎。
形式:七言律诗押[阳]韵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柳亚子所作,题为《吊鉴湖秋女士(其四)》。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鉴湖秋女士的深切悼念与敬仰。
首句“漫说天飞六月霜”,运用了反常的自然现象来象征秋女士的早逝,暗示她的生命如同六月飞霜般短暂而令人痛惜。接下来的“珠沉玉碎不须伤”则进一步强调,即使她的生命如珠玉破碎,也不应过分悲伤,因为她的人生价值已超越了物质的延续。
“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这两句赞美了秋女士的英勇和坚韧,她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广泛的敬仰。"碧血摧残酬祖国",通过“碧血”这一形象,表达了她为国家付出的牺牲,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深敬意。
尾联“怒潮呜咽怨钱塘”以钱塘江的怒涛声,寓言了人们对秋女士不幸遭遇的哀痛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于祠岳庙中间路,留取荒坟葬女郎”则描绘了后人对她的纪念,她的墓地将成为人们凭吊和缅怀的地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鉴湖秋女士的描绘,展现了她的英勇与悲壮,表达了诗人对她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